抑郁癥自殺引出話題,專家稱音樂治療不只是聽
發布日期【2016-5-24】 共閱【1956】次
“都市生活壓力這么大,現代人有點不正常其實很正常?!边@是電影《天生購物狂》中的一句臺詞。心理問題對現代人來說已經不是什么高深的專業名詞,而近來隨著更多抑郁癥者的自殺,這個問題又開始被大家關注起來。
如何調節心理壓力?這自然有很多專業的辦法,但其實有一些辦法是很簡單的,比如利用音樂。
從情緒中來到情緒中去
每一段旋律都不是簡單的音樂堆積,它是在表達創作者的一種情緒,或喜悅、或哀傷、或激情、或沉默。事實上,真正好的音樂都是從情緒中來的,這種情緒可以去影響聽音樂的人。
或許,這種抽象的東西不容易理解,那么我們不妨看一看音樂情緒的另一種表現——歌詞。很多人都習慣把歌詞當作故事,然后在那些和自己經歷相似的故事中尋找共鳴,發泄情緒,或者慢慢感傷。事實上,用音樂來影響情緒不僅僅能依靠聽,還可以唱、可以創作、可以演奏,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不開心的時候到KTV里去嘶吼一番,心里就會痛快不少。
不能讓人堅強只能讓你堅強
音樂調節心理也是需要對癥下藥的。雖然現在有不少所謂的“心靈音樂”,但是這些音樂的作用并不是真正地調節你的心理,而是舒緩你的情緒。這種音樂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節奏在每分鐘60拍到80拍之間,也就是契合我們心跳的節奏,旋律輕柔、緩慢,讓人聽起來很舒適。此外,想要找到幫助自己脫離負面情緒的音樂,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比如悲傷的時候,有的人喜歡充滿親情、溫暖的歌曲,讓自己平和;有些人喜歡酣暢淋漓的歌曲,讓自己發泄;有些人喜歡悲傷的歌曲讓自己平衡。
音樂療法不只是聽
“音樂療法,不僅僅是讓你去聆聽音樂,創作、演奏、討論音樂都是療法的手段。”對于心理疾病患者,音樂療法到底有沒有療效?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康復科主任崔勇對記者表示,音樂療法是藥物療法等不可取代的。
原理:視覺或聽覺刺激已經被認為是導致抑郁癥的重要因素。音樂療法就是選擇聽覺作為治療心理疾病的突破口,因為當人處在優美悅耳的音樂環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功能,促使人體分泌一種有利于身體健康的活性物質,從而有助于消除心理、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緊張、焦慮、憂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狀態。
方式:崔勇表示,聆聽音樂只是音樂療法的形式之一,創作音樂、演奏、討論音樂等都是音樂療法的手段。而有些不善于表達內心的患者,會通過演奏或創作音樂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內心,“甚至有些患者在聽到音樂后會翩翩起舞,在音樂的伴奏下調動大腦和肢體的協調性,這也是舒緩不良情緒的方式。”
運用:什么樣的音樂對心理治療能起到作用?崔勇表示,音樂的選擇要因人而異。由于每個人的性格、愛好、情感、處境不同,因此對音樂的喜好、選擇也不同。專家建議,精神狀態不佳、情緒低落的時候,應該選擇明快的樂曲來傾聽。當情緒被激怒或充滿敵意時,應選擇輕松的樂曲來傾聽。
音樂治療
前美國音樂治療協會主席K.Bruscia《音樂治療定義》一書中強調,音樂治療是一個科學的系統治療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包括了各種不同方法和流派理論的應用。音樂治療過程必須包括有音樂、被治療者和經過專門訓練的音樂治療師這三個因素。缺少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能稱其為音樂治療。
音樂療法要有準備
1.室內的光線要明亮柔和,不要過于幽暗。空氣要清新,最好室內有些花草植物,使環境富有生氣。
2.在開始聆聽音樂前最好洗一把臉,清醒一下頭腦;或者搓熱雙手,用掌心按摩顏面幾分鐘,效果會更好。
3.閉目養神,靜坐片刻,或做幾次深呼吸運動。
4.在聆聽音樂時心理狀態不同,效果也不相同,這是因為音樂選擇和鑒賞是一種智力活動。采用積極的態度可導致情緒智力良性化。
【返回】
TAG標簽:抑郁癥自殺,抑郁癥,音樂治療,音樂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