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民族音樂學真正進入我國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于中國深厚的文化根基、多民族而形成的文化與音樂的多元性,民族音樂學在不斷的發展中顯現出與西方原民族音樂學的種種不同,這些不同為民族音樂學在中國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民族音樂學是研究各民族傳統音樂理論的學科
目前民族音樂學這個名詞的定義有很多種,如:美國《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德國《音樂大詞典》、日本《標準音樂詞典》等中都有著不同的闡述。由于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都有其自身特有的音樂文化環境,在這些國家和民族中,民族音樂學面對的是不盡相同的具體音樂對象,作為科學的學科劃分理論,自然無法在性質上隨意界定。但是在學科性質與各國趨向一致的前提下,在對象和范圍上有其自身的趨向方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民族音樂學是音樂學下屬的一門研究世界諸民族傳統音樂理論的學科,它的基本特征是將某民族現存的傳統音樂置入該民族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中去,通過對該民族成員(個體或群體)是如何根據自身文化傳統去構建、使用、傳播和發展這些音樂的考察和研究,闡述其有關音樂的基本特征、生存規律和民族文化特質。”由此看來也可以這樣理解,“民族音樂學是音樂學的一個分支,著重強調在音樂自身的文化語境中研究音樂,即音樂研究的人類規范”。
在中國,民族音樂學的前身是“比較音樂學”。但“比較音樂學有自己的任務:處于民族志的目的比較各民族的音樂作品,尤其是民歌,并根據他們自身的各種形式進行分類”。而民族音樂學則強調將某一民族現存的傳統音樂置入該民族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中去,同時對該民族成員是如何根據自身的文化傳統去構建、使用、傳播和發展這些音樂進行考察研究,闡述其有關音樂特征、生存演變規律和民族文化特質作為體現學科性質的基本內容。因此,民族音樂學這個名詞及其界定更加適宜各個國家民族音樂的研究。
民族音樂學研究成為文化研究和音樂研究的方法論
“民族音樂學就是對文化中音樂的研究”,中國5000年歷史所積淀的文化,為民族音樂學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2002年有學者提出“把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放在整體文化框架中來探討。各地民族志、音樂志和音樂集成的出版,形成了各民族音樂文化多元并存的客觀現實”的觀點,更加引起了國內的研究者們對文化、對音樂的影響和作用的關注。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里,文化的多元致使音樂紛繁復雜,也就是說,中國民族音樂的多種復雜的形式是與文化分不開的,有時候一種音樂形式甚至就代表著一種文化,或是一種文化就代表著一種音樂。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民族音樂學在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文化研究。
“民族音樂學是由音樂學和民族學兩方面構成的”,并且“民族音樂學較多地研究考察自然民族的音樂,進而探討人類社會發展初級階段的音樂起源問題,因而它實際上擔負著研究音樂史前史,即進入有文字記載之前的音樂的任務……而音樂學則研究音樂發展的兩段,史前與現狀,也包括西方城市音樂的現狀”,所以,民族音樂學與音樂學有著緊密的聯系。起初在民族音樂學的學科定義時將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劃歸為音樂學的一個分支,然而,由于目前民族音樂學受到高度重視,原本被劃定為音樂學研究范圍內的西方傳統藝術音樂也被認為是民族傳統音樂,如巴赫、肖邦等人的音樂。現如今已經開始作為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內容。
民族音樂學不僅與上述音樂學中的歷史音樂學有著密切的關系——甚至二者現在可以看成是幾乎無差別的同類學科,而且民族音樂學也運用了音樂學的各種研究方法,它同音樂學研究一樣也是一門交叉學科性研究。實質上,民族音樂學已經變成了一種方法論,在指導著音樂研究。
學習、借鑒西方民族音樂學的理論與方法并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
對于民族音樂學怎樣在中國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此學科進入中國之前,一些學者面對西方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形式便有過這樣的陳述:“中樂者對于西樂而言也,尋源者私心所探討而認之為源。其果為正源與否不取自決,待吾國之深研究音樂者辯證之,所謂尋得者如此而已,倘討論者日多,糾吾謬者日眾,而中國音樂競因是以留傳不為異國音樂所脛滅,幸甚!幸甚!至于發揮光大,納任味于一堂而同化之,則埃之賢者。”
所以說,中國的民族音樂學研究首先要注意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能完全按照西方準民族音樂學理論來研究本民族的音樂。如果這樣搞全盤西化,盲目地、機械地生搬硬套,那么將會把一門頗具開放性、包容性的學科,變成對我國音樂文化發展的束縛,中國民族音樂也會被其他民族音樂所淹沒,同時也將失去本民族的音樂的特質。從民族音樂學目前的發展來看,這一點已經得到了重視。因而,民族音樂學在中國已經成為有中國特色的一門研究學科,它已經在原民族音樂學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
藝術存在著普遍的共融性,所以對民族音樂學的研究不應該局限于對本國音樂的研究上。中國的民族音樂學研究也應該涉及到對其他民族音樂的研究。目前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開始對世界各民族的音樂文化進行研究,這是對本民族音樂研究發展的一種推動。只有深刻地了解世界音樂,才能意識到本民族音樂在世界范圍內的位置。并且,目前發展著的中國民族音樂已經呈現出十分鮮明的與其他民族音樂相融合的形式,所以,究其以上原因,適當地了解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可以使國內的研究工作做得更加全面。
總之,民族音樂學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展開,在中國它已經是發展了的民族音樂學,它的中國化特征、方法論性質、音樂文化研究的表現等等都預示其在中國今后的發展方向。這是一種好的方向,但是我們也應該在發展中總結經驗,正視本學科研究的重要性,在學習、發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民族音樂學在中國的發展尋找一條健康、有利的道路。假如我們用身體去‘聽’名族音樂,會是一個怎么樣的效果呢?這就是體感音樂的由來。
清新優雅的民族音樂的好處;
一、于緊張的勞動后,聽一首輕音樂,可以擺脫繁雜的思緒,促使體內排泄一種有益于健康的生理活精神,援助你消弭倦怠,恢復精力。
二、晚上臨睡前聽聽輕音樂,可以使你緊張了一天的神經得到松弛和調理,讓你高質量地睡一覺。
三、青少年聽健康美麗的輕音樂,有助于大腦左右兩個半球的放松,增強記憶,進步學習效率。
四、體操和花樣滑冰運動員聽寬裕節奏感的鋼琴聲,可獲得較好的熬煉和角逐成績。五、高血壓病人聽美麗的輕音樂,可使血壓降落十到二十毫米。
六、患憂慮癥的病人,一日三次聽輕音樂,癥狀可以明確減輕。七、腸胃混亂的人,聽著名的輕音樂,可使腸胃爬動變得規則,促使唾液等消化液排泄,有助于醫治腸胃病。
八、產婦聽輕音樂,有益于臨盆。但曲目要謹慎挑選,實在是產婦樂于聽的。
九、喂奶的母親聽美麗動聽的輕音樂,可添加百分之二十的乳汁。
十、老年人常聽輕音樂或本人年輕時喜歡聽的樂曲,可以恢復記憶,化解孤單感,添加生活樂趣,延年易壽。
音康樂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體感音樂振子統經過多年研發和改良換代,如今已達到行業領先,暢銷海內外。此體感音樂系統主要應用于體感音樂按摩設備(音樂床墊、音樂沙發等產品),涉及到健康保健、心理治療、休閑等領域。讓您更好的聽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
TAG標簽:民族音樂,音樂發展,體感音樂,中國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