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聽著清新悠揚的音樂,就像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漫步,心情放松多了。”4月2日,內蒙古邊防總隊二連浩特邊檢站監護一中隊戰士孫博躺在剛配置的音樂放松椅上高興地說。
3月中旬以來,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官兵執勤壓力明顯增大,個別官兵出現了緊張、焦慮、失眠等心理問題。為做好官兵心理減壓工作,確保邊防檢查工作順利進行,這個站專門為心理咨詢室配置了音樂放松椅。音樂放松椅配有電腦顯示屏,利用音樂聲波的頻率和電壓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改善官兵不良情緒,緩解因執勤帶來的心理壓力。
近年來,針對口岸工作任務和官兵心理壓力大的實際,這個站不斷探索和完善心理工作運用機制,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選拔培訓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名,三級心理咨詢師4名,并購置了游戲沙盤、音樂放松椅等設備,組織心理咨詢師深入口岸執勤一線和訓練場開展心理測查和疏導工作,為全站官兵提供日常心理咨詢服務。僅2014年第一季度就開展心理測查、疏導活動5次,參加官兵200余人次,受到官兵的普遍好評。
“閉上眼睛,深呼吸,想象此刻你正躺在一望無垠的草地上……”昨天中午,成都女子監獄一名女民警戴上眼罩,靜靜地躺在一張“音樂放松椅”上,跟著語音提示和音樂,在淡淡的綠茶香薰中,原本急促的呼吸和心跳漸漸減慢,緊張的肌肉也放松下來,根據椅側的小顯示屏顯示,她的壓力指數正在降低。
為了能讓監獄民警減壓,成都女子監獄在我省首次引入“潛能開發室”,通過拓展訓練營、減壓訓練營等場所和設施,幫助干警消除疲勞、舒緩焦躁情緒,讓他們從壓力中解脫出來,更好地開展工作。
“我們早就習慣每天24小時神經緊繃的生活了。”成都女子監獄徐監獄長介紹,由于工作性質,監獄警察責任重大,即使是下班,也不可能完全放松。他們除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服刑人員勞動、學習、娛樂外,還要傾聽服刑人員的傾訴,疏導她們的負面情緒,也就是說,成為服刑人員的“心情垃圾桶”。
聽音樂未必是音樂減壓
“很多人邊聽音樂邊看報紙、寫文章,還有的去欣賞音樂會,這些是調節情緒的方式,但并非音樂減壓。”試想一下,你開車聽音樂的時候,心靈平靜了么?感覺放松了么?“這些活動中,音樂只是背景或欣賞的對象,沒有與聽者的心靈深處相融合。”
施玉琴分析說,因為這種情況下,人們是處在清醒的、理智的狀態下去接受音樂的,所以很大一部分的音樂對生理和精神深層次的作用被人的意識直接過濾掉了。“那樣你只是喜歡聽,很有氛圍和感覺,但很難深入內心。”
要跟著音樂創造意境
“真正的音樂放松是人處于意識和潛意識之間邊緣狀態下的身心深度放松。”施玉琴說,其實最有效的心靈放松是能跟著音樂去創造意境,“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當中,然后展開你的想象、進入音樂的畫面。”
在這其中,視覺的、色彩的、形象的、運動的,甚至觸覺和味覺的感受都被一一激發。“慢慢地深入進去才能忘掉現實中的煩惱,等音樂結束,你會發現眼前的世界變了個樣。”
聽音樂也要有規律
撥弄吉他的張楠、狂吼大叫的女同學算不算音樂減壓?“那是適合他們的音樂活動,因為喜歡,所以他們會覺得情感有一個宣泄的出口,心情很愉悅。”
施玉琴說,用來減壓的音樂可以是舒緩的、柔和的,也可以是跌宕的、激昂的。“大多都是描述高山、草原、溪流、大海、森林、田野等大自然風光的。”
而且音樂減壓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有舒適感的。“所以試聽很重要,而且還要聽得有規律,一般在30分鐘左右。”
“緊張、抑郁、焦慮的人們都可以來嘗試。”施玉琴提醒說,這種減壓方式不適合癥狀嚴重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就不適宜用此方法進行心理減壓。”
TAG標簽:音樂放松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