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情緒緊張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導致失眠,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有深刻的體會,并且還有科學研究證實了情緒緊張跟失眠之間的關系相當密切。
既然緊張的情緒能導致人們失眠的狀況發生,那么我們如何克服緊張情緒對睡眠的影響呢?同時又如何改善睡眠、消退緊張情緒呢?
精神健康網專家解釋說,睡眠過程包括非快速動眼期和快速動眼期,而夜間睡眠時期又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二階段是淺睡期,第三、四階段是深睡期(腦部與身體是處于完全休息狀態,是消除身體疲勞的主要睡眠階段)。
兩種不同狀態的睡眠時期交替出現,組成基本的睡眠循環周期。然而,根據20世紀70年代以來諸多研究顯示,精神緊張會使人們進入深睡眠的時間縮短,夢境中斷,睡眠受阻。還有研究發現,自人們有睡眠問題以來,他們比以前經歷了更多的緊張狀態的生活,導致出現長期的失眠癥。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因為睡眠過程的出現取決于大腦的某些神經中樞預告大腦皮質發生衰竭,隨著衰竭程度的加重,人會感覺困倦。而如果精神持續緊張,腦部神經就無法完成這一過程,更難以令大腦皮質細胞進入抑制狀態。因此,處于緊張狀態下的人是難以感覺困倦并最終入睡的。
除了外界因素導致的精神緊張會造成失眠外,因過度的想抗拒失眠而引起的緊張同樣會誘發新一輪的失眠或使原有睡眠質量進一步下降。
因此,因情緒緊張而發生的失眠狀況,預防控制的關鍵措施就是遇事平復心境、凡事想開、敞開心扉。
人腦儲備空間有限,不宜將所有情緒、煩惱、生活、工作等等所有的不愉快都壓在心里,找個適合的方式發泄出去,同樣也可以找合適的人訴說,卸下心理包袱,保持愉快輕松心情才是改善睡眠的最佳方式。
TAG標簽:失眠,情緒緊張,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