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進入21世紀,人們的健康意識空前提高,“擁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關睡眠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7%的人有睡眠問題。為喚起全民對改善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國際精神衛生組織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于2001年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為“世界睡眠日”。
據中國6城市的市場調研顯示,成年人一年內的失眠患病率高達57%。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與賽諾菲-安萬特合作的“各科醫師睡眠狀況調查”得出結果,該調查對全國30家醫院的1914名醫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2002年內有69.4%的醫生存在睡眠障礙問題。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
今年是第16個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是“美好睡眠,放飛夢想”。記者從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了解到,因睡眠障礙就診的市民逐漸增多,調查顯示,有70%以上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礙,而年輕人存在睡眠障礙的比率也超過了30%。
為宣傳和普及健康睡眠知識,引起市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重視,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當天,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在院前開展了大型義診宣傳活動。“我兒子還有半個月就要結婚了,我從一個月前就晚上經常睡不著,總感覺需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市民王先生說道。在當天的義診現場,有不少市民前來咨詢睡眠問題。
“睡眠障礙還是以中老年人最多,尤其是老年人,睡眠障礙特別普遍。”市精神衛生中心公共衛生科科長、主任醫師鄭士全說道,近年來,到該院精神心理科門診咨詢就診的失眠患者逐漸增多。據了解,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不久前在我市開展了一項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調查顯示,超過7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礙。同時,當前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心理需求的提升,年輕人的失眠比率也呈現上升趨勢。“這次調查發現有30%以上的年輕人存在睡眠障礙,這與當前年輕人夜生活豐富、對物質文化生活等期望值過高等不無關系。”鄭士全說道。
鄭士全介紹,在存在睡眠障礙的人群中,存在入睡困難的最多,其次是睡眠維持障礙。“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其次便是早醒,因慢性病而影響睡眠的也比較多。”鄭士全說,睡眠障礙往往是多種因素所用的結果。而睡眠障礙的患病、發展、控制和治療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當鼓勵有患病風險的人群及家屬,多了解睡眠障礙的相關知識,科學防治疾病。
據了解,偶爾的睡眠不好,得到及時調整后危害不大,但是長期的失眠,就會造成生物鐘紊亂,久而久之會加重慢性病、精神類疾病的發病率。“嚴重的睡眠剝奪甚至會導致過勞死”。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可見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睡眠呢?你做到了一下幾點了嗎?
1、入睡快,上床后5-15分鐘進入睡眠狀態;
2、睡眠深睡中呼吸勻長,無鼾聲,不易驚醒;
3、睡中夢少,無夢驚醒現象,很少起夜;
4、起床快,早晨醒來身體輕盈,精神好;
5、白天頭腦清醒,工作效率高,不疲倦。
TAG標簽:睡眠,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