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706606868
睡眠是人生頭等大事,因為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27%的人有睡眠問題。2003年「世界睡眠日」期間我國實施的一項調查,我國成年人中有睡眠障礙者人數占42.7%。睡眠障礙疾患正在嚴重影響著國民健康和生活質量。
據統計,在睡眠困難的病人中,只有6%專門為睡眠問題就診過,絕大部分病人感到很無奈,有很多嚴重的人自作主張亂服安眠藥,造成嚴重藥物依賴。由于失眠癥發病率高,消耗的醫療費用巨大,已成為主要的公共衛生疾病。數據顯示,50%的車禍事件中,失眠癥是最危險因素之一。
睡眠比吃飯還要重要。因為,一個人只喝水不進食可以活7天;而人不睡眠只能活4天!人通過吃飯獲得營養和能量;而通過睡眠,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從新陳代謝的角度看,人白天從事各種活動,以分解代謝為主;夜間睡眠,以合成代謝為主。合成代謝的過程就是人體儲備能量的過程。但是,消除疲勞、補充能量只是睡眠功能的一個方面。許多人片面地認為睡眠的主要作用是補充能量和消除疲勞,所以,當因工作或娛樂而導致睡眠不足時,便試圖通過補充營養來彌補,比如吃各種各樣的高級補品。其實,這樣做并不能消除睡眠不足帶來的危害,久而久之,還可能造成營養過剩。而睡眠不足加營養過剩是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現代文明病的重要誘因。
現在,癌癥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雖然對癌癥的發病機制仍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可以斷定,發生癌變的細胞是在分裂中產生的,而細胞分裂多半是在人的睡眠狀態中進行,一旦睡眠規律發生紊亂,機體很可能在外部環境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出現癌性病變。根據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中心(NHANES)上世紀80年代對大約1.8萬成年人的調查,每晚睡眠時間不超過4小時的人的肥胖幾率比每晚睡眠7至9個小時的人高73%。所以,健康專家建議人們每天最好保持7至9小時的睡眠。平均每晚睡眠時間5小時的人的肥胖幾率是50%,而平均每晚睡眠時間在6小時肥胖的幾率則只有23%多。
在十九世紀初期,音樂就已經被用來促進病人的睡眠。醫師指出,失眠患者聆聽適合的音樂,確實可減少安眠藥及鎮定劑的使用。音樂的節奏會影響人體的荷爾蒙;相對于年輕人,老年人的新腎上腺素有明顯的增加;該激素已經在最近的醫學研究證實和睡眠的發生及夜間醒來的次數有關。音樂促進睡眠的科學研究已在德國、美國及蘇聯等國家陸續被證實,美國醫學審查委員會早已公布大多數的安眠藥在病人使用兩周后便失去療效。基于上述原因,音樂治療漸受重視,并已經受到醫護人員普遍的使用。
坪井康次和筒井末春分別發表了應用體感音波系統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研究。他們用指端皮溫和肌電作為療效觀察指標,發現采用自然界的規律及不規律的樂曲如電車聲音、小溪流水聲和海浪等,患者在聽取自然音樂的同時感受到美妙的體感振動,在昏昏欲睡中達到徹底的放松狀態。筒井末春認為,失眠癥與心理和社會壓力密切相關。對于希望從長期服用安眠藥中解脫出來的患者非常適宜,體感音波系統在誘導睡眠方面的功效非常顯著。
TAG標簽:體感音樂,失眠癥狀,治療失眠